close

  「人類啊,是種光靠存在於那裡,也沒辦法知道他是否真正在那裡的奇怪生物。搞不好,在那裡的那個人其實不在,跑到完全不同的地方去了。」


  那傢伙,僅僅只是在那裡。
  只是如此而已。
  對於自己沒有容身之地感到一點點悲傷,那樣的傢伙──
  只是在那裡而已。




  故事描寫開戰前的生活與變化,佔了很大篇幅。但也因為如此,動畫前八集陸續離去的三名角色,在本篇尋找到一塊足以發揮個人角色魅力的場地。

  藏前和總士比起同年齡的孩子,更早接觸亞爾維斯的核心,他們也被告知自己存在的意義,然而這卻是大人們硬將責任扣在藏前和總士身上,並非由孩子們自己尋找的存在。

  藏前駕駛法夫那原型,一切設定值都由她為主,但她卻無法上戰場,無法作戰。
  存在的意義漸漸扭曲,最後成了吞食人心的獸。
  如果自己是為了誰而存在,也有人因為自己存在這裡而感到欣喜,這就夠了。

  甲洋的角色個性也完全發揮出來,動畫中看來非常矛盾的原因,在小說中也得到了解釋。因最愛的人死去,深刻的無力感,而寄託了希望的人卻將自己的夢狠狠擊碎,溫柔的性格因此扭曲成了尖銳、諷刺,接著才會為了拯救真矢而被異界體同化。

  一旦習慣之後,就不會再感到痛楚了。
  因此翔子擁有忍受強大痛楚的能力,只能待在家中讓她的想像力極為豐富,甚至就飛上天空,再也不回來了。

  總士對一騎心中應該存有感謝,因為是一騎將自己從「那邊」拉回到「這裡」;對一騎來說,總士失去的視力是他心中最黑暗的傷痕,因此不敢面對總士。
  兩個人內心都存有矛盾,想要回到童年,像以前一樣待在對方身邊,卻又沒辦法坦然以對…

  曾經有人說過,因為不想讓對方看見醜陋的自己,會將自己某一面隱藏起來。總士隱藏了亞爾維斯的身份,把這部份留給藏前;一騎隱藏了自己的罪惡,把這部份留給真矢。曾經是童年玩伴,甚至是知心好友,但他們仍然不會吐露內心事實。

  這個矛盾只要停在不可解的狀態就行了,說清楚對兩人的相處也沒有幫助,那兩個人就是那樣了吧,一但解開矛盾,反而會有「這不是總士/一騎」的感覺。

  在衍生創作裡,這兩個人的矛盾解開,並且相當歡樂的模樣,讓我覺得那只是作者對他們的妄想,如果連個性都走調了,掛著角色的名字也只是徒然。
  不過說穿了,衍生其實就是各種妄想吧。

  黃金色的異界體,沒有個體和生死的概念,只是想要了解人類而發動攻擊(同化),也無法理解人類為什麼要逃跑,嚴格說來只是理念不同的敵人。奪走日本人的「生」育力,造成世界各地的「死」亡。

  ──「你在那裡嗎?」

  這句話中,異界體了解到「自己(我)」和「對方(你)」的概念,而對「存在」於那裡也有了些微了解。在本傳後的世界,異界體的同化還只是想要「理解」嗎?在理解之後呢?

  漸漸,開始分歧吧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太極 的頭像
    太極

    【雁行風急】

    太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